about Lam
第一次見到 Lam
從五月三十日到七月十一日
三十年
about Album
Until We Meet Again 最愛 85特輯 十分十二吋 一個人
about Concert
最愛接觸林子祥演唱會 2001
ALWAYS
第 一 次 見 到 Lam


多年來有沒有見Lam的渴望,很難說得準,間中也會有的,但不會強求,這次有機會到 Lam演唱會 的綵排,縱使是二十年來第一次親身見到他,心情卻沒有預期中的緊張或興奮。

那一晚我們穿過門洞後,便看見 Lam和楊健恩先生一起坐在觀眾席,隨便的T恤斜褲,頸項上圍了一 條毛巾,對於突如其來的一群人,他始終保持著笑容,一位歌迷提出拍照的要求,楊先生識趣地離開了, Lam用一貫的陰聲細氣指示那歌迷坐在那裡,我第一次在台下聽他說話,感覺挺奇怪,我們輪流和他拍照後 ,台上也開始採排,他便匆匆地上台了。台上的 Lam唱得一樣的投入,只是沒有平日的唱到盡,輕輕地唱 那男兒當自強,想是要護聲吧,當蔡浩文先生編排時,他就靜靜地坐在蔡先生旁等候,看綵排沒有看演唱會的 氣氛,也要停停唱唱等等,但他的演唱也令我們投入,當他唱罷海闊天空,一樣得到全場的掌聲。兩個半小 時過去,綵排結束了,這次的接觸也告一段落。

這一次給我最深刻印象的是 Lam 的眼神,從他的眼中我看到的是溫柔與和善,加上他的柔聲細語, 感覺到真實的他是一個十分友善十分nice的人。雖然沒有與 Lam握手和傾談,但這晚我帶著他眼神離開紅館 ,已感到非常滿足。

(Nov/2002)

Top

從五月三十日到七月十一日


五月三十日晚上,那一刻看著他右腳踏空,眨眼間,Lam 便從台上掉進那洞裡消 失了,被突如其來的意外嚇呆了,我慢慢站起來,跕起雙腳,伸長了脖子,想要 看看洞中情況,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見,我頹然坐下,音樂停了下來,我雙 手不自覺地在褲管上磨擦,紅色的燈光也突然熄掉,萬多人在沒有音樂沒有燈 光的紅館中,竟也沒弄出沒點聲響,無聲的恐怖持續著直至燈光再次亮起,汪阿姐 尋不著Lam,仍可強行鎮定地繼續唱那"像白雲像清風",我卻實在沒心情再在 這裡逗留下去。

不知道這一晚是怎樣過去的,我記得在紅館外曾語無倫次地通了一個電話,望著 救護車駛進來,看見Sally 從的士跳下來又攀過紅館門外的箱子,我想逃開去 ,但後來還是到了醫院,阿倫坐在診症室外,用焦慮的眼神看了我們幾眼, 記者們把醫院大門圍了一圈又一圈,楊健恩先生在車道上低著頭在踱來踱去, 這一晚很熱,警察走進醫院調查,樓上的住客在窗後張望,我糊里糊塗的給困 在醫院大堂,在醫院裡四處亂碰找出口……這一晚很長很長……

七月一日,天空很晴朗,再次見到他,他仍是往日的溫文爾雅,柔柔的語調, 暖暖的眼神,說話仍是幽默的,Lam 仍是Lam,這一天我忍不住抱了他一下, 說了一句"很掛念你"。

七月十一日,我又再來到紅館。那晚看著Lam 掉進洞中,看著他被送進醫院 ,漸漸地他好起來了,這期間我最希望的是他能回到台上唱歌,和能快點回到高球場 打球。當知道Lam 會再任阿姐演唱會的嘉賓時,我便決定了無論Lam這晚唱歌與 否,當他站到台上的那刻,我一定要在現場給他最熱烈的掌聲。

火車上,我緊張得雙手在褲管上磨,從大圍到紅磡,這段路我每星期跑幾遍, 從沒覺得如此難熬,這晚在我說,很重要,從那晚開始我沒再聽過男兒當自強, 嘴上沒說但心裡明白這是為什麼。

Lam慢慢地從舞台機關下升上來,台下掌聲雷動……

(Jul/2003)

Top

三 十 年


到了2022 年,我便會在政府工作三十年了,到時候我會是怎樣?白髮會比現在再多些吧!哈哈!這個一定的了,仍會堅持不染髮嗎?不敢說。還是在這個職位嗎?會依舊在輪班工作嗎?總覺六十歲在輪班是可悲的,若到 2022 年也差不多六十了吧,可能政府已經炒了我,或者外判了又再請我,又或者機器已代替了我,這世代誰說得定。公司仍會在那老舊的大廈嗎?真的仍要在亞皆老街走十多分鐘去上班?停車場的芒果樹會依時結果吧,頑強的石栗應仍不斷往上生長,路兩旁的木棉樹每年這時候依舊會盛放的,這個我肯定,但我仍會是我嗎?我希望我那時能這樣說。

1975 年,我還未唸小學,那即是說家中仍沒有電視,收音機也不是我可亂碰的東西,那年紀沒有機會得到的、沒有能力要求的、不認識的沒能想象到的,到了今天,我都可輕易嘗試到,我現在過著的是三十年前的我不可想象的生活。1975年,Lam 開始他的事業,他唱英文歌、做電視節目主持、拍電影、轉唱廣東歌、拍電視劇、開演唱會,他在他的領域嘗試、創作、開展,他在樂壇上佔了一重要席位,走過多少年,他沒有要做王做神,他只是淡然地走他自己選的路,用他的歌聲與歌曲去感動聽眾。三十年前,我不知自己會這樣深深的愛上林子祥的歌,不過我肯定,到了 2022年那木棉盛放的季節,我仍會愛哼那跳躍太陽下的。

(Mar/2005)

Top
Until We Meet Again


唱片公司叫 {Until We Meet Again} 這專輯做概念大碟,其實我不知概念大碟是什麼意 思,是由若干不同的觀念縱合而成一種概念而出來的一張專輯?有點相像了,還是不要理 會了。在寫這篇文章時,我在翻聽一首朋友寫的歌,我曾對這位朋友說過我很喜歡他寫的這歌 ,他答那是因為你喜歡Lam 的歌,他寫這歌時也是在想著Lam,那歌裡面有Lam。他說得不錯,聽 了 Lam廿多年,很難不受他的影響,這 {Until We Meet Again}裡面翻唱的歌曲全都已經是相識廿年,比 較是很難避免,我想寫對這些歌的感覺,其實有一些第一次聽和聽多了幾次後的感覺是不同,這裡寫的是 我第一次聽到每首歌的印象和感覺。

Until We Meet Again    很浪漫,很 Lam 的一首歌
我愛你    噢!過年歌
沙漠小子    前面太柔,後面趕得我很辛苦
亞里巴巴    好正
這一個夜    唱得真好,不過沒什麼驚喜
數字人生    好好玩
花街 70 號    原來他真的可以唱到花街,唱得好,arrange 也好
幾段情唱    太造作了
他的一生    幾好
究竟天有幾高    三分幾鐘他們要把十八般武藝都放進去!?!?! 我接不住那麼多
邁步向前    給前面那幾句嚇怕了,其後都只聽音樂,做都好靚
三人行    這....純粹是用玩的嗎!?!?!
誰能明白我    ...沒什麼好說
講笑    很熱鬧,究竟有幾個人有唱?
美而廉    音很美,最後這句是玩什麼呢? 那些心跳聲是玩什麼呢?
我們笑    嘻...歌詞很老土



Top

最 愛


Lam一向給人自我、冷漠的感覺,那時候的他從不對記者談私生活 ,冷冰冰的形象正像是他的寫照,而最愛的封面是他與兒子的合照,和他一貫 作風不同,看見了他為人父的喜悅。最愛是誰是經典中的經典,有數位歌手曾翻 唱這歌,但個人覺得從沒有一個及得上 Lam,他能掌握感情如痴如醉地傾訴, 唱出了那無奈、疑惑,使人完全陶醉治這歌中,盧冠廷的曲當然無懈可擊,潘 源良在這張碟中填的詞也十分出色,一個早上便真的能給聽眾一個清晨上街的感 覺,惡鬥惡誇張一點,卻很寫實,數字人生的寓意,也使人覺得人生的無奈,很 喜歡現場聽這歌,尤其是0434 0434那一段,不需思索便可順口溜了出來,非常好 玩。另一首演唱會不可缺少的是 Lam日記,這是Lam唯一填詞的歌曲,是他的第 一首Rap,現場演繹的版本比唱片還快,但仍然咬字清晰,從不甩嘴,登峰造極。 最愛是Lam完全成熟的作品,歌種多元化,難度高,最愛是誰和曾經更能緊緊扣著 聽眾的心弦,不是一般歌手能比得上的。

Top

85 特 輯


85特輯是Lam在WEA的第一張精選,收錄了多首在愛到發燒、愛情故事 和創作歌集大碟內熱得非常的歌曲, 而其中的愛到發燒和水中蓮更是新版本,新 水中蓮較舊的長一些,整體上給聽眾一個較完整的感覺,加上Lam的假音演譯,配 合歌曲的意境,成為一首非常好的中式風格歌曲;但反觀長達七分鐘的新愛到發 燒,卻使人聽得有點累。

另外,還有三首Lam作曲的舊歌在這精選內出現,Lam用他自己的風格 把這三首歌曲重唱,不比原唱者遜色。杜麗莎的首本名曲仍然記得個一次,她 唱來非常纏綿,而Lam的比較灑脫,聽落又有一點愁緒,非常非常愛這歌,一首很 有味道的歌曲,後來劉德華再重唱這歌,加了吹口哨一段,就像在歌中加了一些 畫面,只可惜劉德華的大戲腔破壞了這歌。記得徐小鳳的星光的背影並不是十分 紅,印象中小鳳姐的版本和Lam的很不同,編曲上、配樂上和演譯方法都各有方式 ,Lam在這歌唱得非常瀟洒,加上末段的La La La,完全能把那種放下名利的紛擾 的心境唱出來。相對之下,零時十分和葉蒨文的沒有大多的分別,不過在歌曲前 加了一段生日歌,和歌曲成了一個對比,加強了那種孤獨感。一向對新曲+精選這 類碟沒有什麼要求,但就因這三首重唱歌曲,使我對這張噴火碟愛不釋手。

Top

十 分 十 二 吋


經歷過80年代的歌迷們一定記得十分十二吋當年牽起的熱潮,電視上 間歇便播足版十分鐘的MTV,電台也是不停地播,其後更有其他歌手仿傚。這歌雖 然是一首Medley ,但將二十多首的歌曲串連成一首10分12吋,而又一氣呵成,中 間沒有突兀的感覺,由選歌至編排,功力是少不得的。雖然這歌被批評為商業化 ,但我覺得這張碟由創作至推出專輯,都是Ah Lam 的遊戲,而且看來他非常enjoy ,歌曲本身已經就是一個把戲,歌曲長度大約是十分鐘而以十二吋Single細碟推 出市場,因而命名為10分12吋,也很有趣,還大膽選用朱祖兒的漫畫作為封面, 更是前所未有,很明顯Ah Lam對這張碟當作一個過癮非常的遊戲來做。

Top

一 個 人


一個人這張碟對我來說有點特別, 很喜歡這碟,有部分歌曲是廿年來一直都有聽的,有幾首是分隔了十幾年,牽腸掛 肚到近月才有機會相會,再聽到卻有不同的體會。

第一次聽人生之歌,覺得好悶,現在卻完全被它吸引,初段用結他輕 輕伴奏,低聲訴說他的迷惑、創傷、苦惱,慢慢隨著加入不同樂器漸進入另一心 境:看透了、平服了,縱使孤單仍繼續向前,相信若 Lam 重唱這歌會更能將那 艱深歌詞包含的複雜感情表達出來。Lam 唱慢歌時,很能掌握內心澎湃感情,感 慨無奈的演繹老人河,輕輕把那種晚年唏噓心態唱了出來。Lam早期的歌曲,如 我要走天涯、澤田研二、美麗的小姑娘都有一段LA LA LA ,在一個人中,也有三 首是有LA 的,但風格各異,一個人是曖昧的,她的歌聲輕快得讓人想跳舞,很 重吉卜賽味道,美好的一刻是興奮、憧憬的,個人覺得從沒一位歌手能把這些沒 有歌詞的歌表現得這樣多樣化和touching。在這大碟共有四首是Lam作曲的,轉 轉轉和執到寶沒甚麼特別,最特出的當然是在水中央,改變了聽眾們對他的印象 ,到現在這歌已成經典之一,不過老實講,我最早是在電視看到這歌的,那時候 我還不知林子祥是何許人,所以一直不覺得這歌有甚麼特別,對它也沒感覺,反 而喜歡新版本,好玩一些。這張碟給人一個很林子祥的感覺,一直收藏著這碟的 廣告,宣傳句很老土,但正是一個人給我的感覺: 慢歌夠柔 快歌夠勁 勁歌夠型 風格獨特 歌聲充滿磁性!

Top

最 愛 接 觸 林 子 祥 演 唱 會 2001


七月二十八日,晚上八時半,香港體育館內,燈光漸漸暗下來,這將 會是一個難忘的晚上。

闊別了三年多的 Lam終於再開演唱會了,打電話訂票那天,剛剛遇 上鄭秀文拉闊換飛,電話打不通,焦急了一個早上,然後期待個多月,這一天終 於來臨了,帶著興奮的心情進入了紅館,坐在我附近的大多數是一些三、四十歲 的男女,也有一些年紀較輕的,我望到半山有位拿著手杖、白了頭髮的婆婆,看 來 Lam的樂迷仍然是分佈在不同的年齡階層。

全白色的舞台是採用四邊的設計,正面兩翼就如蟹箝般深入觀眾席, 背面是一個稍高的樓台,樂隊與和音分別在中央位置的兩邊,舞台設計就如 Lam所講是一間「白色的小屋」,視覺柔和舒適,既簡單又可以更接近觀眾,感 覺親切。

晚上八時半,燈光漸漸暗下來,觀眾們開始鼓動起來,沒有哨子聲, 只有觀眾的歡呼聲。一聲清脆的'這一個夜'展開了這晚的演唱會, Lam從控制 台下邊走出來,一面唱歌揮手一面慢慢走向舞台,還與觀眾調笑。接著就是'紅日 我愛你'和'成吉思汗' ,隨著這兩首歌曲, Lam已經圍繞舞台跑了一周。

之後, Lam站回台上開始講話,提到門票開售時剛巧是八號風球, 多謝歌迷不懼風雨去買飛,希望羅文先生早日康復,這裡還是 Lam一貫的風格 ;接下來他說了一連串笑話-老人歌迷會、霆鋒、百萬富翁, Lam用他那低沉的 慢吞吞短句式說笑話,另有一番風味。

Lam在唱'追憶' 時哽咽起來,場內的觀眾很靜,我也有點慼慼然, 這歌會隨人的閱歷增長而對它有不同體味,歌者會被它牽引情緒,聽眾會為他流 淚,很佩服林振強先生填詞的功力。'澤田研二' ,是當年第一首深深打動我的歌 曲,這晚這曲就如傕眠術一樣,不由自主地跟著唱,'他使我像著了魔,又像著了 火,能燃亮我,……' ,這個'他'卻是林子祥。

其後, Lam停下來說話,提到前一晚嘉賓 Eason剛巧生日,送了蛋糕 給他, Lam重提85年被曾志偉掟蛋糕事件時,有位女士高聲說:「我知。」 , Lam回答:「你又知。」,跟著該女士說:「我支持鬻A好耐架啦!」 啊!這一刻我感動了,這句話可是我的心底話,相信也是在場大部分人的心聲, 希望 Lam 能明白這句話背後所包含的情感。

'決定' 是 Lam獻送給 Sally的一首歌,是一首舊的國語歌曲,香 港樂迷對它的認識很少,這歌的支持率一定比較低,選擇這歌相信是 Lam的 決定和堅持,以表達他對 Sally的心意。

每次 Lam 背起了結他,他的吸引力更強,我以為會是唱'你在何方' 、'一個人'或'我要走天涯',原來是'仍然記得鶪@次',多麼抒情的一首歌;在 《愛情故事》專輯中,我的首選從來都是'愛情故事',可是它卻紅不起來,看 著 Lam伴著強勁節拍、隨著音樂搖擺身體,唱出這首'愛情故事',真是令人熱 血沸騰,暢快!

'我要走天涯',是我最喜愛的歌曲,但那晚卻失去了平日的吸引力, 可能是在禮物時間,我分了心,不過看著前排觀眾對禮物的反應又很刺激。 '活色生香'和'美麗的小姑娘'以弦樂伴奏,非常動聽;'從今失去她'和'最愛是誰' 的編排令人出人意表;'一個人'、'阿里巴巴'、'世運在莫斯科'、'幾段情歌'、 '千億個夜晚'、'分分鐘需要你' 等的演繹,一如他以往的出色,歌者和聽眾們都 能得到真真正正的享受。一向對 Lam的小調式和大鑼大鼓歌曲沒多大興趣,祇 是這類歌仍然有捧場客,在演唱會中是少不得的,今次卻有意外驚喜,'萬里天風 伴我飛',在唱片中覺得他唱得太出力,聽落有些不自然,現場聽完,印象有改變 ,需要重新認真再聽。

在encore時間,Sally和 Lam唱了'選擇'和'友愛長存',他們的合作 天衣無逢,非常熟練,可是卻已流於公式化了,更希望聽到的是 Sally在第二晚唱 的'零時十分',她不再出唱片,真是樂迷的損失。 Lam叫我們原地站起來跳舞 拍掌(在紅館中,這已是極限),大部分的觀眾都即時站了起來,接著隨著之後 的歌曲跳舞,不要忘記觀眾們大多已到了有士啤呔的年紀,我們已經完全淘醉於 他的魅力之中了。最期待的' Lam日記'出場了,唱歌的卻是克勤,本來有些不 滿,但克勤真的唱得很好,不比 Lam遜色。 '我愛你'、'花街70'、'投降吧' 和'海市蜃樓'一連幾首快歌,使觀眾們漸漸瘋狂;接著的是'只有夢長',一首動 聽的歌曲但也是最不願聽到的歌,大家坐了下來欣賞這謝幕歌曲,之後便曲終人 散。

總觀而言,對一個久渴的歌迷來說,這次演唱會真的能得到滿足, Lam的歌唱技巧無容至否,每首歌都以完整版本(除了'從今失去她' )唱出,原 汁原味,但也因此而有多首名曲沒有出現,這是遺憾。雖然在concert中, Lam 只換了兩次衫,而且都是沉實的服裝,舞台設計簡單,沒有機關,也沒有dancer 伴舞,但這正就是實力與信心的表現,試問有哪幾個歌手在香港開演唱會會是這 樣樸實呢。希望 Lam還會繼續開演唱會,讓我們再次一起沉醉在他的魅力之中 ,人生苦短,只有夢長,情誼未減,必可再見。

(Aug/2001)

Lam與 Eason在2001年12月在會展舉行拉闊音樂會,並將於2002年 10月與香港管弦樂團一起演出‘港樂林子祥演唱會’。

Sally已於2002年8月加盟Music Icon,期望很快推出大碟。

(Oct/2002)

Top

ALWAYS
photo by Caveman Lee @ Caveman Lee's Galleries

憑著笑讓我和你接近...

好像是臨時想起要做的,第二、三晚用的人像Foam Board 是幾個歌迷一面等看綵排一面趕工完成的,想讓歌迷們在演唱會中一起玩一下,大家雖然都過了瘋狂的年紀,不過熱情依然,一整晚也沒有停下來,演唱會後回家看看Foam Board,哈哈…它們都留下了曾被激烈舞動過的痕跡。

第一晚演唱會前,我們在派螢光棒給歌迷們,坐在我前面的一對不認識的公公婆婆問我們要了些,演唱會開始,他們很安靜地欣賞著,當和唱"願世間有青天"的學生們跑出來時,婆婆突然轉身緊捉著我的手,那著實嚇我一跳,她指著台上的其中一位學生:「我個孫!」他碰巧就站在我們前面的位置,她慢慢靠近到台前去,又走回來再對我說一次:「我個孫!」眼裡盡是關愛,台上的孫兒一直看見他們在唱,我也忍不住對旁邊的人說:「那是婆婆的孫兒。」這晚我得到的不單是一晚的演唱會表演。

三十年經過,在 Always 的台上,Lam 讓我們知道這三十年他珍惜的是什麼,幫他寫歌填詞的,和他一起經歷過的拍檔,他的老友,無論他們是在世的抑或是已離世的,他的家人,和聽了他三十年的歌迷,在安歌裡的是分分鐘需要你、怎麼可以沒有你、永遠再永遠,這節是完全林子祥的。

在看綵排期間,維尼說再做一個Always的 Foam Board,我當時不以為然,聽了安歌這部分,感受到Lam的情意,那沒錯,讓台上的他也知道我們的心意吧!本來怕這幾個Foam Board 會擋住後面的觀眾,不過叫我們站起來拿高些的反而是他們,雖然他們沒我們般瘋狂,但誰會不被他的歌曲感動,當他對著我們點頭那刻,我們彼此間沒有了距離。

Memories, never ending
Of the greatest love of them all
Always, Always, Always and More
Always, Forever YOURS!

(May/2006)

Top



坐在我前面,依偎一起的公公婆婆


怎麼可以沒有你


永遠再永遠
http://www.georgelam.hk Design by myFok
copyright © 2002,2003,2004,2005,2006
All Rights Reserved